
-
发现1“溢奶以预防和护理为主”
-
溢奶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,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。相对来说,吃配方奶的宝宝比吃母乳的宝宝更容易出现溢奶现象。 肚教授专家团支招:奶粉宝宝必要时可以尝试部分水解蛋白配方,再配合7个小妙招全面应对溢奶小麻烦......
-
发现2“便秘和喝水量没有直接关系”
-
便秘的宝宝常常被建议多喝点水,是不是真的有用啊?肚教授专家团为您解析便秘背后的真相:母乳宝宝易消化 不便秘啊!宝宝排便困难或便秘大多是功能性的,很少有器质性的。这种功能性的便秘在婴儿期比较常见......
-
发现3“奶癣可预防,饮食把好关”
-
奶癣也叫做婴儿湿疹,大多出现在婴儿期,包括刚出生几周的宝宝都可发生。最早出现湿疹多是食物引起的。所以, 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或者不能母乳喂养的宝宝选择低敏易消化的部分水解蛋白配方,可以降低湿疹的发生风险...
-
发现4“宝宝频繁排气打屁可能是胀气”
-
发现5“小心慢性腹泻”
-
发现6“过度哭闹要警惕肠绞痛或胀气”

-
金春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
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盛晓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
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主任医师
妈妈自测时间
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属于
消化不适?新妈快来自测一下吧
消化不适?新妈快来自测一下吧
-
-
吃奶后经常溢出少量乳汁,或有少许小块酸味奶吐出
-
每天至少2次,持续至少3周
-
没有干呕、吐血、抽吸、呼吸暂停、生长停止、 喂养或吞咽困难及其他异常现象
-
-
大便一粒一粒的,又干又硬拉不出来,甚至拉破屁屁
-
经常1-2天或更久才拉一次,还比较硬
-
甚至食欲减退、烦躁
-
-
脸上或身上长小红疙瘩
-
眉毛上有浮皮
-
前额发迹上长小粉刺样疹子
-
很痒,宝宝老是用手去抓
-
晒太阳会增多
-
-
小肚子鼓鼓的
-
频繁排气打屁
-
敲敲肚子会有“咚咚”的声音
-
-
排便次数过多,每日数次至十数次
-
大便过稀,有时又少量水
-
黄色或黄绿色,可能有粘液
-
-
不明原因的哭,很难安抚
-
烦躁,容易哭
-
或哭声短促急切,每天哭闹至少3小时,每周至少3天,发作会超过3周
-
或常在傍晚或晚上哭,哭的时候不停蹬腿












1) 坚持母乳喂养,母乳易消化不便秘
2) 只是排便次数少,便便性状正常不算便秘
3) 便秘和喝水量没有直接关系,不能母乳的奶粉宝宝建议喝含益生元/益生菌、不添加棕榈油的部分水解蛋白配方,补铁
补钙剂可能引起便秘,而西梅汁、梨汁或苹果汁可缓解便秘
补钙剂可能引起便秘,而西梅汁、梨汁或苹果汁可缓解便秘
4) 每天顺时针按摩腹部2-3次,每次10分钟,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利排便
5) 宝宝屁屁痛或者拉粑粑姿势不舒服会拒绝排便
6) 转奶建议:原则上建议直接换为易消化的奶粉(如雅培亲护),不需要转奶过程,如果宝宝接受不了新奶粉
(表现为拒绝喝奶或者喝得少)可以采用常规的逐步转奶法慢慢过渡到亲护,转奶时间长短取决于宝宝接受的情况
(表现为拒绝喝奶或者喝得少)可以采用常规的逐步转奶法慢慢过渡到亲护,转奶时间长短取决于宝宝接受的情况

也不便秘,两天一次便便变回一天两次或一天一次。